第二百七十七章 臣好想进步!太后降旨! (第1/2页)
坤宁宫。
两宫太后如今常爱来这里,看皇子皇女。
所以,朱厚熜来见她们,也就直接来了这里。
蒋太后在见到朱厚熜来后,就先从皇子身边站起身来,问起朱厚熜来:
“皇帝,我听淮王他们的人说,他们上了疏劝你勿兴大狱,株连清流武勋?”
“是有此事,这些叔伯是畏士大夫甚于畏朕啊!”
“他们已经快跟天下缙绅穿一条裤子了!”
“朕也不知道,这大明到底是谁的天下了,怎么我朱家的人还倒为别人做事!”
朱厚熜点头说了起来。
蒋太后则道:“虽说后宫不能干政,但皇帝还是要慎重,有此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也不能一朝一夕就能改得了!有时候,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是为了自己好!”
“母后虽然说的极对,这案子,朕要么不查,但既然已经查了,那就只能查到底!哪怕有查的不是之处,也不能有不是之处!”
“因为朕是天子,朕不能让步,朕一让步,一切国法纲常都得不存!”
“大则社稷江山不稳,小则小民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庇护!”
“因为无论如何,最有动力保住小民的还是朕这个天子!朕才需要王朝江山永固,其他人都不怕大明亡,自然更不怕百姓活不活得下去!”
“一旦皇权不彰,别说是小民,就连太后们,还有朕自己,也会时刻处于不安的状态。”
“又比如两位国舅,朕也会因此护不住他们,而他们本就得罪了天下士大夫,所以保不定朕在让步后,会有怎样的危险等着他们,是杀还是杀剐?”
“比如,藩王们要是因此联合上本请朕杀寿宁侯、建昌侯,朕能怎么办?”
“皇伯母和母后认为,朕到时候是不是也该让步?”
朱厚熜看向了蒋太后和张太后。
蒋太后还在凝眉深思,张太后就先开了口:
“皇帝说的极是!皇帝就该有皇帝的权威,两代先帝就是太让他们了,才落得那般下场!”
对于张太后而言,他好不容易选到一位愿意护自己张家的皇帝,可不想再出现新的皇帝。
毕竟,她不能保证新的皇帝还会不会愿意器重她那俩弟弟。
在她看来,很有可能不会,因为天下没有嘉靖这般没有兄弟的近支宗室。
所以,张太后选择了支持嘉靖。
朱厚熜也知道张太后的特性是一切只要是为了自己两弟弟,她就可以什么都不顾,所以,他便特地提到张鹤敬和张延龄。
蒋太后见此也就只得说道:“也罢!我也是担心他们真的造反,但想想你说的也对。”
说着。
蒋太后就看了看皇嗣:“孩子,快些长大吧,将来也好帮帮你们父皇!”
张太后见此微微一笑,随即就对朱厚熜继续问道:“听他们说,谢丕那些人还在外面伏阙闹事?”
“是的!”
朱厚熜回道。
张太后听后不由得皱眉:“这些人没一个好东西,当年先帝在时,他们就爱闹,所以刘文泰都能被留条命!好在这次皇帝你英明,把刘家的人又查了出来,你可想着怎么处置他们了?”
“正要请皇伯母一道懿旨给那谢丕!”
朱厚熜笑着说了一句。
……
……
谢丕正带着一众翰林官跪在左顺门。
阴云密布下的他神色虽说坚毅,但也透露着一丝不安。
他自然清楚,如果他和跟着他来的为护清流体面而不怕死的刚硬翰林们如果跪谏不成,会给他谢家带来怎样的后果。
而他所依仗的,其实不是靠着自己这些人跪谏,就可以劝阻皇帝。
他真正的依仗,是皇帝会收到的藩王进谏之奏疏。
他知道嘉靖帝爱民如子,也知道嘉靖帝稳重聪哲,不会被情绪左右,而做出不理智之事。
他带着一些平时受过他恩惠又对维护清流地位非常在乎的翰林们来跪谏,只是想让天子更加切实地感知到来自宗室、清流一起加注的压力,包括也让阁臣九卿们感受到。
阁臣王鏊和九卿席书、吴一鹏、赵璜等的确也跟着来左顺门。
他们的确感到不安,既怕皇帝因此被激怒悍然下旨对严酷处置这些翰林,又担心皇帝责怪他们不申饬这些人。
“你们这是干什么,有什么事不能上本说,非得又这样?”
王鏊因而先问了一句。
的确是又这样。
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大臣在左顺门伏阙过,只是因杨廷和临时反水而导致伏阙失败。
为保家业而打着维护清流地位名号的谢丕答道:“事关国体圣德,不得不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