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27施以援手

627施以援手

627施以援手 (第2/2页)

少年抬头看看唐植桐,在确认唐植桐不可能改变主意后,不情不愿的爬起来,揉揉被打的地方,带着唐植桐往自己家走去。
  
  这一路上少年还时不时的回头看看,就盼着唐植桐能改变主意。
  
  但唐植桐怎么会改变呢?以前没少见识人心险恶,他是真的想帮少年,但又怕少年骗自己。
  
  少年的家不算远,在武昌的城乡结合部,是某个生产队中的一户。
  
  说一户也不太准确,因他家没有自己的院子。
  
  院子看上去是以前大户人家的,住了好几户人家。
  
  邻居看到少年走在前,唐植桐跟在后面,而且手里拿着少年的镰刀,枯瘦的脸上就带了讥笑:“吆,这是又让苦主找上门了?”
  
  少年耷拉着个脸,也不搭理他,自顾自的领着唐植桐进了旁边的一间房。
  
  唐植桐站在门口打量着屋里,烧火做饭都是在这一间房子里,墙面烟熏火燎的,地上散落着些细小的枯枝、稻草。
  
  虽然有柴,但灶里没有火,所以屋子里并不暖和。
  
  土炕上躺着个男人,脸上没有什么血色,已经有些浮肿了,不停地轻咳着,身上盖着一床单薄的被子。
  
  炕的那头坐着个流鼻涕的小女孩,小女孩的腿伸在男人的被筒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穿棉裤。
  
  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坐在土炕边,唐植桐一搭眼就看出这是个盲人,眼球都是灰白色的。
  
  盲人的眼睛不好,但听觉灵敏,女人在屋里听到了外面的对话,摸摸索索的拿起扫帚,站在土炕边上,喊儿子过去。
  
  少年明知母亲想做什么,但没有违背,乖乖的站在了母亲身边。
  
  女人摸摸索索的扭住儿子的耳朵,劈头盖脸就是好几下。
  
  少年这次甚至连头都没抱,就这么挺着,依旧是一声不吭。
  
  “大姨,别打了,我听小兄弟说家里困难,过来看看。”唐植桐叹口气,有些不落忍,少年肯定是惯犯,但这样的家庭,少年又能怎么办呢?指不定找上门来的人临走时还要留下两块钱呢。
  
  唐植桐看看手里的两条鲥鱼,还特么吃什么鲥鱼?直接把鱼放在了地上。
  
  “你过来。”唐植桐连同手里的鱼竿、镰刀都放在了地上,然后朝少年招了招手。
  
  少年走过来后,唐植桐拉着他出了门。
  
  来到大院的门口,又往外走了几步,唐植桐看周围没人,从兜里掏出来二十块钱,叹口气,塞给少年:“拿着吧。”
  
  “你为啥还帮我?”少年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手里的钱,疑惑道。
  
  “大家都是一个阶级的,穷人不帮穷人,你还指望资产阶级赏你口饭吃?”唐植桐拍拍少年的肩膀,看看西边,太阳马上要落山,气温也快下降了。
  
  “大哥,你给我留下个地址,我以后指定还你,连本带利还给你。”唐植桐的竹竿没有让少年流泪,母亲的扫帚没有让少年流泪,而此时,少年泪流满面。
  
  “都是老爷们,哭什么哭?”唐植桐没有嫌弃少年脸脏,给他抹抹泪,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看你是个硬气、有孝心的,但凡差一条,我也不会帮你。
  
  不过做事得靠脑子,不能靠蛮力。
  
  拦路劫道,碰到心硬的,你迟早得进去,到时候你家人怎么办?等死?”
  
  “嗯,我记住了。”唐植桐的擦拭并没有止住少年落泪,少年抬起胳膊用袖子从左至右又擦了一遍。
  
  “行了,天不早了,回去吧。这阵子先靠钓鱼熬着,等天暖了,野菜就出来了,到时候日子能好过一点。”唐植桐再次拍拍少年的肩膀,转身就要走。
  
  唐植桐不打算要鱼竿了,明儿就启程回四九城,回去也用不上两副渔具,索性留给少年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吧。
  
  “大哥!地址呢?”唐植桐迈腿,少年就往前追,执拗的非要唐植桐留下个联系方式。
  
  “留地址干什么?过好你的日子就行了。”唐植桐摆摆手,不愿留。
  
  “我以后得还你钱、还你鱼。”少年双眼没了狠厉,清澈的看着唐植桐,真诚的说道。
  
  “不用了。等你以后有钱了,碰见困难的人再拉他一把,就算还我了。别送了,我走了。”唐植桐再次拍拍少年的肩膀,说道。
  
  少年抹了一把泪,麻利的跪了下去,要给唐植桐磕头。
  
  “起来!人民站起来十多年了,以后站直了活!”唐植桐弯下腰,把少年拉起来,想了一下,又嘱咐了一句:“开春看看天,预估下收成。如果感觉年景还是不行,就往西南走,去洪湖吧。”
  
  说罢,唐植桐不再理少年,迈着大步迎着夕阳朝西走去。
  
  少年站在原地呆呆的看着唐植桐远去,看着他的身影被夕阳拉的老长,最终消失在村头,只剩夕阳的余晖撒满天……
  
  洪湖离武汉直线距离也就50公里,乘船一天的时间,哪怕是步行,也用不了三天。
  
  唐植桐让少年去洪湖确实是临时起意,但绝非坑他。
  
  少年可能还不知道,但唐植桐知道。
  
  三年期间,神州大地几乎都饥肠辘辘硬熬着,但有那么几个地方的百姓不光没挨饿,反而能吃饱,洪湖就是其中之一。
  
  追根究底,这里面少不了李金玉的功劳。
  
  因为李前辈是鲁省掖县人,当地老百姓亲切的称李前辈为“掖县李”,更是在几十年后自发的为他立碑、立像,而且不止一座。
  
  唐植桐觉得,李前辈这类人是真正的父母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哪怕是没有碑、没有像,他也永远活在当地百姓的心里!
  
  也正是因为掖县李的施政,洪湖地区格外的富足,不光能养活当地的百姓,还从其他地方吸引到了很多劳力。
  
  为此,湘省还曾玩笑似的跟他抱怨过。
  
  不过,这都算好的,因为他们并没有拦截灾民的投奔。
  
  有些地方没有吃的,但也不让往外走,这种父母官也被百姓给记在了心里,然后起风后就迎来了来自百姓暴风骤雨般的“问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