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第275章 帝王枕上书,繁华之下!

第275章 帝王枕上书,繁华之下!

第275章 帝王枕上书,繁华之下! (第2/2页)

【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你起身拿起笔,决定尝试用书画之意来临摹出心中的那番剑意。】
  
  【得益于你“笔中有神”的天赋,你对这道剑意的理解愈发深刻,进展迅速。在专注的书写中,你感到原本萎靡的精神开始逐渐修复,大约两个时辰之后,你感觉便能重新观想“斩鬼剑”。】
  
  【四五个时辰之后,你才得以继续练桩。】
  
  【无法修炼的时候,你便选择在院中看书写字。】
  
  【转眼间,时间已至下午。】
  
  【梧桐已经做好了饭菜,今日的餐桌上多了一盘香喷喷的牛肉。】
  
  【梧桐只是尝了咸淡后,便被你一扫而空。】
  
  【梧桐见状道:“少爷,看来之后练武顿顿都要有肉吃。”】
  
  【“这几日膳房看看能不能捎回一点肉来,少爷你是不知道,这几日的菜市价格又涨了。”】
  
  【你点了点头,确实感到今日饭量大增,意识到之后习武恐怕少不了精肉、白面来补充体力。】
  
  【幸好,今日诗社送来的百两白银应该能支撑一阵。】
  
  【你听了梧桐的话,不禁好奇地问道:“涨价?这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汴京设有平准局,专门负责调控物价。】
  
  【一旦某种物价上涨,平准局便会介入,比如猪肉价格上涨时,他们会抛售猪肉以平抑市场。】
  
  【同样,如果粮食价格过低,商人试图压价,平准局则会以均价收购,并在粮价高涨时以均价抛售。】
  
  【这套办法是当年燕王陆沉在《治北政要》中“治商篇”所写,并一直沿用至今。】
  
  【后世书院的先生尝试过其他方法,但效果始终未能超越陆沉的方法。】
  
  【这陆沉所撰写的《治北政要》已经成了治国必学之论。】
  
  【夫子二百年离去之前,就已经将《治北政要》列在书院先生考四书五经儒家典籍后,乃是君子必读之物。】
  
  【这本书甚至还有“帝王枕上书”之称。】
  
  【书院三先生更是说出,“半部政要治天下!”】
  
  【二十年前,在江南道挖掘出的一座三千年前大庆亲王大墓中,出土了一枚印章,上刻七个小字。】
  
  【“一生俯首拜神洲!”。】
  
  【据史官查阅典籍,此印章乃大庆靖王周成所刻,他至死都将其携带在身。】
  
  【这枚印章随后被汴京的一位神秘贵人以天价收藏。】
  
  【关于陆沉的手抄本《治北政要》,早已成为传说。民间绘制的陆沉画像中,他左手常持此书。】
  
  【陆沉,作为三真教祖师,第一位结束战国、统一天下的人物,其传说众多。】
  
  【民间盛传他是紫薇大帝下凡治世,而亭台二十将则是天上的天罡北斗转世,辅助他治理天下。】
  
  【梧桐轻声叹息,道:“我听菜市的老人说,北方三座大州最近起义不断,逃难的流民数不胜数。不仅有天竺山的高山人,还有西边的昆仑奴,都纷纷涌进中原三州道。”】
  
  【“一路上人挤人,他们吃树皮、草籽,如同蝗虫过境,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倒也是可怜。”】
  
  【梧桐有些后怕道:“更可怕的是,江南道除了菜市、马市、商市,竟然还出现了人市,公然买卖人口。”】
  
  【你微微沉思,有些惊讶,在大齐,人口贩卖是严禁的。登记在鱼鳞册上的大齐百姓都受到法律保护,一旦发现有贩卖人口的行为,无需定罪,直接就地处死。】
  
  【“我还听刘管事说,苏相这几日正让九大姓带头捐款,准备治理黄河。去年雨季,黄河改道,淹死了无数人,山东道数十万百姓沦为难民。”】
  
  【“大齐国库的粮食都放出去接机灾民了,汴京粮食都是由的九大姓把控,平准局没粮,这几日价格便涨了几倍。”】
  
  【梧桐斟酌道:“少爷,下午我还没去菜市一趟,得多备一些粮食了,有备无患。”】
  
  【你听后点头,这几日要是朝中不出手,怕是价格还会涨。】
  
  【近两百年来,天灾地祸频发,妖魔亦显世而出。】
  
  【尽管儒家努力施以教化,但仍难以阻止人心的向下。】
  
  【尤其在汴京,九大族之间的攀比之心愈发明显,豪奢无度。】
  
  【近年来,民间反对儒家的思潮兴起,其中以北方的燕北州最为显著,人们开始祭典燕王陆沉。】
  
  【同时,二十年间,大齐起义屡禁不止,大多数起义军都打着“兴复大燕”的名号。】
  
  【繁华似锦的大齐之下,似乎已经开始暗流涌动。】
  
  【城中的老爷们依旧花天酒地,城外的来老百姓早就尸横遍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要是说九大姓愿意减低价格,怕是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他们眼中只有利益,这一次他们只想赚的盆满钵满。】
  
  【哪里会顾老百姓的死活。】
  
  【正在你和梧桐闲聊时,门外有敲门声响起。】
  
  【“观少爷,在院吗?”一道清丽的声音响起。】
  
  【梧桐已经走出,门外立着一个俏丽的女子带着几名低眉顺眼的丫鬟。】
  
  【你也是起身,走到院门口。】
  
  【女子大约双十的年纪,穿了件水碧色挑线月牙白璎缎袄,五官生的柔美,在耳边有一颗小痣,眉目之间透着端正中带着聪慧灵气。】
  
  【梧桐认出女子,乃是袁夫人的大丫鬟,菡萏。】
  
  【菡萏二字也是荷花的雅称,谢老太君极喜欢荷花,这个名字还是老太君赐予的。】
  
  【她也不行礼,一双绣花锦鞋站在门槛外,静静而立也不进入。】
  
  【菡萏在院中的职位比管事权力还要高,大院中的负责起居六司局,汴京的马场,胭脂铺子等营生,都是她在帮袁夫人处理。】
  
  【你笑道:“大姑娘,今日怎么有空来了寒舍,快些进来。”】
  
  【“梧桐,沏茶。”】
  
  【菡萏浅浅笑道:“就不打扰了,是夫人让我来给观少爷说一说学业之事。”】
  
  【“昨日大观园内,少爷答的好,给夫人争了彩。”】
  
  老作者新书,从流民开始修行,节奏慢但是值得品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