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寒门宰相 > 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臣不敢为天下先

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臣不敢为天下先

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臣不敢为天下先 (第1/2页)

官家进入后宫,不免长吁短叹。
  
  祖宗创业看起来似何等容易,怎么到了自己手上就如此艰难。
  
  孙固虽是忠心办事,但谈判完全被辽使掌握。
  
  官家总觉得自己亲自插手什么事,什么事就一团糟的感觉。
  
  到底是自己能力不济,还是下面的大臣在偷偷给自己使绊子?不欲自己政令通畅,令不出这宫城。
  
  古往今来的皇帝都有这等被害妄想症,一天到晚生怕被别人架空。总有有刁民想要害朕!
  
  不过这样的预感有时候还是挺准的。可是误伤时候也极恐怖的。
  
  就看章越离开朝堂这些日子,权力有没有收回来一些,似乎是有的。
  
  但事却没有办好。
  
  官家回宫后食不下咽,当即罢了晚膳。
  
  作为九五至尊,一举一动都在后宫中备受瞩目。天子罢晚膳的事,立即惊动了向皇后和朱贤妃。
  
  二人连忙至宫中看望。
  
  官家忌讳后妃干预外朝之事,二人都是很守妇德,不敢多言。
  
  还是朱贤妃让皇六子来陪着官家用膳,官家这才心情好了吃了一些。
  
  向皇后看着官家与朱贤妃三人其乐融融的样子,目光闪过些许妒色,但她也是随即释然。毕竟是宰相女,她读得书多,性子清高,再如何也不会做出与一个平民女子在官家面前争宠的事来。
  
  正当向皇后要漠然告退时,高太后已是到了。
  
  高太后听说官家不膳食,自是不乐。到了宫内一看就看见了向皇后落寂的神色,就心知官家又宠爱朱贤妃而冷落了皇后。
  
  高太后自是关心向皇后,不仅向皇后是自己亲自选的儿媳妇。
  
  而且曹太后,高太后及向皇后,他们的祖上曹玮、高琼、向敏中都属于寇準派系的政治集团。
  
  这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等。
  
  所以她肯定是站向皇后一边,朱贤妃是什么出身,她的父亲是平民百姓,母亲还改嫁了。
  
  阶级之分,就是天壤之别。高太后平时有什么活动都不要朱贤妃相陪,还处处对她挑剔。
  
  所以高太后心底不喜欢朱贤妃是实打实的,但对于皇六子这亲孙儿高太后却无不喜之意,但她对朱贤妃的恶劣态度,难免会使皇六子敏感地察觉到对她有一些疏远。
  
  这又令她对朱贤妃更加厌恶。
  
  官家身子不好,又是食少多思,两路伐夏病得奄奄一息。
  
  说实话大宋皇位继承至今,除了当今官家称得上名正言顺,其余都有一定争议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年杜太后‘当立长君’的那句话。
  
  在嫡长子如果还年幼下,是可以兄终弟及的。
  
  朱贤妃见了高太后后如同老鼠见了猫,当即就要带着皇六子告退。
  
  但高太后沉声道:“都留在这。”
  
  高太后发话了,众人不敢违背她的意思。
  
  官家也有些不高兴,这才稍稍舒缓的情绪,又被高太后搞得不太好了。
  
  皇六子畏惧地躲在大气也不敢出的朱贤妃身后。
  
  高太后对向皇后和朱贤妃道:“外朝的事由外朝了之,你们少作掺合。”
  
  向皇后,朱贤妃明明什么都没说,但在高太后面前不敢分说一字,都是称是。
  
  高太后对官家道:“辽国的事,陛下还了得吧!”
  
  官家道:“朕了得。”
  
  高太后道:“陛下既说了得,但如今民间都在议论,辽国欺人太甚,我也听了一些到耳里。”
  
  “辽国既是蹬鼻子上脸,咱们也没必要惯着,我曾祖在时便没少与辽国交兵。”
  
  “既是百姓们都说不可听凭契丹人继续这般耀武扬威下去,官家便听百姓的话。”
  
  官家听了高太后的话也是心底有数,妇人家么,就是民间说什么,她就信什么。之前害怕对辽交兵,让他不可听章越主张,现在听民间一起哄又改回来了。这看起来很没有立场,但也是一等政治智慧。
  
  “至于此事还是得力人来办。用人好不好,当陛下断之。不好则罢,好则用之。”
  
  “最怕的是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只要陛下没有大权旁落之忧,便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让他放手为之就是了。”
  
  官家听了高太后之言,沉默了片刻后道:“朕知道。”
  
  官家心想,不愧是亲母子,实是了解他的心思。
  
  官家的权谋其实也有一半来自高太后。
  
  之前章越在位,处处都是他主张,甚至有些地方太过强势。都令他有些担心大权旁落。
  
  现在章越罢相一段日子,自己将权力收回少许,人也安插了一些。虽说确实如刘伯均所言,章越有在那结党,扶植亲信之事。
  
  但是自己知道了又怎么样呢?
  
  还不得揣着明白装着糊涂。欧阳修都说有君子党,小人党了。
  
  章越的度还在自己接受范围内就好。
  
  再说章越罢去后,中枢财政怎么办?这些年都是他一手打理的,以往能一直维持着对党项的浅攻进筑,使财政不崩,还打下了凉州。
  
  今年又能够在河北另开一条战线,全面备战,还在京畿设三辅军。
  
  章越比王安石还善于理财,而且民间没听到怨言,简直好评三连。
  
  而且他也看到章越虽罢相,但下面蔡京、黄履、苏颂,蔡卞、王安礼,陈睦各个能主张,也没有人有取章越而代之的想法。
  
  同时有这些人在朝中奔走呼喊,章越的影响力仍在。
  
  ……
  
  次日官家让王珪留身奏对。
  
  官家对王珪道:“熙宁之政,虽朕欲义利并举,但破兼并有余,济贫困不足,是为义不及利。”
  
  “元丰之后,利义相济,倒是办得不少大事。”
  
  王珪道:“人臣者事君以长久,方可使相业始终。元丰之后臣宁可守成,也不骤为敛聚之事。”
  
  官家听了诧异,这元丰之政明明是他想暗示章越相业了得,啥时居然成了你王珪的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