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九章 万事开头难 (第2/2页)
加上航向1号、航向2号的租金收益,星辰商用卫星公司每年能得到1344万美元的投资收益,相当于1.1亿多元,在不考虑房屋折旧和设备投入的情况下,能保障两家公司267名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星辰航大商用卫星公司现有管理层和普通员工187人,虽然是一家合资公司,也比照星辰商用卫星公司的待遇施行,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如今星辰商用卫星公司和星辰航大商用卫星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是专业对口的博士和硕士,特殊人才除外。
“王总,到时我来参加新卫星的揭幕仪式。”
孙健很欣慰。
万事开头难!
只要第一颗卫星试验成功,后面的卫星就能批量生产。
卫星生产所需要的部件有七成从外面采购,其中有五成从曙光通讯集团、国智半导体集团、曙光自动化集团、朝阳新能源科技公司、曙光精工液晶公司、蔡司曙光光学仪器股份公司等采购。
鲲鹏软件集团负责卫星的软件控制系统。
“欢迎孙总前来揭幕!”
王经国顿感责任重大。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端、地面端、用户端三部分组成。
卫星的主要设备包括机械结构;推进系统;热控系统;电源系统;遥测、跟踪和指令系统;姿轨控系统;载荷系统和天线系统等八大系统。
一颗通讯卫星的研制、制造、发射和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除了巨额投资,还需要大批相关专业人才,如今在国内只有国家出面组织才能完成。
外行一听就会头皮发麻,既然牟大中都没有退缩,黄德成看好对称计划,建议从小型低轨道卫星研制和制造入手,将卫星发射交给别人,二世为人,孙健更不会打退堂鼓,只要用钱能解决的难题就不是难题。
前世,由于政策放开,国内有几家民营公司批量生产小型通讯卫星,还自己发射卫星。
乔治·查德卫克被称为“美国卫星之父”,低轨道小型通讯卫星的设计有了着落。
星辰商用卫星园区整体设计就是按照乔治·查德卫克的设计,参考休斯卫星公司的生产基地建设的一所现代化的卫星生产基地,第二期工程将建设生产卫星部件的工厂。
卫星的生产、总装和检测交给黄德成、王经国、张俊明、王伟绩和李国涛他们去做,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国内没有,到硅谷和美国名校高薪招聘。
原航大卫星研究所和校办工厂没有单独研制和制造一颗小型低轨道通讯卫星的技术实力,主要研制和制造卫星天线和太阳能板,供应京城卫星制造厂。
当初接手南德商用卫星公司和南德商用卫星营运公司是为了帮牟大中一把,成立星辰商用卫星公司,孙健也是为曙光通讯集团的移动通讯业务长远发展着想,又不差钱,宁可将这些研发通讯卫星和营运通讯卫星的技术人员养起来,苦练内功,一旦政策放松,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