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29章 难不成二少夫人是准备…… (第2/2页)
翌日,清晨。
寒意刺骨,京郊的寒风呼啸着卷起漫天尘土,冻得灾民们瑟瑟发抖。
谢砚礼骑在马上,身披玄色斗篷,黑靴落地时,溅起一片泥点。
他眸色沉静,看着眼前这成千上万逃荒而来的灾民。
百姓大多衣不蔽体,围在一起取暖,目光里满是绝望
孩子们哇哇大哭,妇人低声哀求,而一旁的老人们眼神呆滞,显然已经被冻得麻木了。
谢砚礼心口仿佛被千斤巨石压着,沉闷得透不过气来。
随行的官员们面面相觑,一人低声道:“世子爷,这些灾民若贸然进城,恐会引起恐慌……朝廷也未下正式旨意,我们……”
谢砚礼淡淡扫了他一眼,未作回应。
下一瞬,一枚手令径直从他袖中掏出。
金色的龙纹在晨光下微微泛光,彰显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本世子奉皇命,安置灾民,凡有违令者,按抗旨论处。”谢砚礼嗓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官员们一怔,旋即纷纷下跪行礼:“下官遵命!”
他转头看向早已冻得快要倒下的百姓,沉声道:“城郊东侧有官仓,调拨粮食,安置灾民。命城中医馆准备姜汤药材,即刻送来。”
闻言,灾民们的眼里终于燃起了一丝光亮,众人哽咽着跪下:“多谢世子爷!多谢圣上恩典!”
他们这条命,总算是可以保住了!
此时,侯府。
众人此时也都得知,灾民涌到京城的事情了。
谢婉宁微扬起下巴,率先开口:“如今灾民无家可归,肚子还饿着,咱们侯府肯定是要去城外施粥的,这样可以救不少灾民。”
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好名声!
谢婉宁得意扬扬地说完,自己率先提议施粥,一定会得到祖母的夸奖!
她自然是瞧不上城外那些灾民的。
那些人肯定是因为太懒,才会落得这个地步!这样的人救他们干嘛?
但她也不傻,知道赈灾济贫可是大善之举,传扬出去,世人都会称赞谢家仁义。
而她谢婉宁,更会成为贵女们口中德行卓绝的典范。
侯夫人也附和点头:“不错,如今朝廷粮仓未开,我们侯府当先立榜,城中富户自然愿意跟进。”
说完,她转头看了谢婉宁了一眼,眼中满是赞赏。
没想到这个蠢丫头也有这么聪明的一天。
谢侯爷和谢老夫人也暗自点头,觉得这主意不错。
“不能办粥棚。”一道清亮的声音蓦地响起。
众人转眸,发现这句话是秦九微说的。
她神色淡然,语气坚定,显然不是随口说出来的。
谢婉宁见是她,眉头立刻皱起,不耐烦道:“这又是为何?”
她唇角勾出一抹嘲讽的笑,阴阳怪气道:“大嫂,你又有什么高见了?”
秦九微没有理会她,而是缓缓道:“灾民来自各地,体弱者众,若集中于粥棚,一旦有人染病,后果不堪设想。”
“大嫂,我知道你见识少,但怎么连这个都不知?”谢婉宁笑了下,不以为意道:“疫病可是灾年常事,怎么能因为这个就不救人,大嫂你的心,未免也太狠了些。”
“灾年出现疫病,这个确实是常事。”秦九微声音微沉。
但这次的疫病……不一样。
这也是她一定要找到孟岐黄的原因。